云棽哲智能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云棽哲智能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
为了让单身狗积极约会,日本政府把AI和机器人都用上了

19-06-24

    据英国《独立报》报道,日本政府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,有近一半想结婚的单身人士“无法找到合适的伴侣”,而且其中61.4%的人表示,他们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改变他们的处境。尤其是20岁以上年轻单身男性,竟有72%都选择了不会为脱单采取行动。

 

 

    年轻人寻找伴侣“过于佛系”,这样的态度让日本政府操碎了心,连年的低生育率正让日本人口以每年30-40万的速度递减。为了让日本青年更容易找到伴侣,政府决定求助于科技的力量。

 

    18日,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公布了《少子化社会对策白皮书》,介绍了增加相亲活动、AI匹配等方式,希望提高年轻人的结婚率。

 

    低欲望的日本御宅族

 

   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,这项对20-40岁未婚男女的调查开始于2018年12月,政府对希望结婚的3980位男女做了问卷调查。

 

    为什么至今单身,46.8%的人回答“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”,26.6%的人回答“结婚的钱不够”,24%的人回答“无法与异性好好交往”。

 

    而在“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”的人群中,超过半数的人没有采取任何行动。20岁以上有结婚意向的单身男性,72%都在坐等另一半出现,而不是主动采取“脱单行动”。

 

    不同于“每逢佳节被催亲”的中国青年,日本的父母辈和社会舆论并不会给青年人带来太多结婚成家的压力,主要的困境在于,年轻人赚不到太多钱,对生活又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追求,宁愿宅在家里,也不愿意走出去多进行社交和消费。

 

    而从日本最先风靡起来的“御宅文化”,更让日本青年在现实世界里无欲无求。一辈子跟父母住一起的“啃老族”日渐庞大——他们没有工作、从不出门,不婚不育,从社会中抽离。日本内阁府调查,40到64岁常年待在家中的“废宅”有超过61.3万人,其中超过半数人宅龄超过7年,三分之一依旧在依靠高龄父母资助生活,这正在成为日本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
 

    持续走低的结婚率和越来越“宅”的日本青年让日本政府犯了难。

 

    经济学家预计,到2065年,日本将引爆“人口定时炸弹”——近40%人口成为老年人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将老龄化描述为“国家危机”,并承诺将采取措施提升生育率。

 

    在内阁会议上,政府提出用AI匹配等方式为青年推荐相亲对象,以提高结婚率,这跟为了子女婚姻大事,偷偷去公园相亲角的中国爸妈们有得一拼。

 

    目前,日本已经有多款AI匹配相亲软件上线,用户输入年龄、住址、年薪、消费习惯、兴趣爱好等内容,即可通过大数据获得“最合适”的另一半。

 

    此外,AI还能够通过用户的浏览时间、滑屏的倾向,学习用户的喜好来做匹配推荐。如果双方同意,就可以开始单独聊天,最终是否继续交往有双方的意愿决定。

 

    从线上相识到线下交流,AI同样可以帮忙。对于不善于表达自己,也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宅男宅女,AI机器人可以先代替他们相互沟通。

 

    夏普公司已经联合一家科技传媒公司研发了一款相亲专用机器人。在参加相亲之前,相亲者可以将自己的详细信息录入机器人中。两人见面之后,发现陷入沉默“蜜汁尴尬”的时,可以让两个机器人相互愉快地继续对话,以增进对双方的了解。

 

    虽然,这样的方式看起来跟传统的相亲方式非常不同,但一些已经运用AI匹配相亲的日本青年表示:“对方虽然看起来不像是我的理想型,但是当我们的机器人进行谈话时,我发现我们其实还有很多共同点。”“这样的相亲非常轻松加愉快,因为我面前的机器人替我解释了一切问题,所以我不需要在互动里多说一个字。”

 

    目前,暂且不论政府AI匹配相亲的效果如何,至少在日本青年对于社交呈消极趋势的情况下,AI也许能够激起单身男女内心的小火苗,让他们拥有寻觅爱情的动力。而AI技术对用户大数据和行为的学习和分析,未来可能成为相亲婚恋的趋势。

 

    《生活大爆炸》中的谢耳朵,就是在婚恋匹配网站上,遇到了仿佛是老天为他量身定做的艾米,《黑镜》中的《Hang the DJ》中,也有对于AI婚恋系统帮助男女实现“完美匹配”的科幻设想。

 

 

    不得不承认的是,如今这些电视剧中情节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。目前,在全球已经出现了Viola.AI、Coffee Meet Bagel、Loveflutter等多个拥有人工智能推荐的在线约会系统,它们可以通过用户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信息,来判断匹配用户的喜好的对象,甚至通过你最喜欢的“明星”的外形特征和现实中的素人配对。

 

    看似事半功倍的“AI匹配相亲”也许能解救宅文化盛行的日本青年们,用代码编程的AI正在成为通往“爱”的一条路径。

返回顶部 ↑